全市共有殡仪馆4个,殡葬监管执法机构3个,登记在册的民办殡仪服务企业52个,设有太平间的医疗服务机构47个,全市殡葬年均火化数约1.75万具。
警惕“丧托”温馨提示
清明将至,据业内人士揭秘,由于惠州市殡仪服务市场发育不够成熟、准入门槛较低、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殡仪服务市场乱象环生,存在较多欺诈行为。
惠州市殡仪馆提醒丧属,在给逝者办理殡仪手续时谨防上当受骗。
揭秘:
民办殡仪服务机构鱼龙混杂,非法经营普遍存在
据业内人士揭秘,近年来,惠州市殡仪服务市场走上了社会化、市场化道路,出现了大量的殡葬服务代理机构。
他们在活跃殡仪服务市场、方便群众办丧的同时,一些不具备从业素质和未取得合法经营权的个体户(俗称“打斋佬”)涌入其中,利用家属对死亡的禁忌以及逝者家属的攀比炫耀心理,虚假宣传、以次充好,在价格或质量上对消费者进行欺骗,甚至还有通过销售封建迷信品、恶意诋毁殡仪馆名声等方式来获取不正当利益,加剧了公众对殡葬行业的不信任,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,损害了丧属的利益。
目前,全市登记在册的民办殡仪服务企业52个,但是机构之外普遍存在着诸多未取得合法经营权的个体户。
殡仪服务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,诱导丧属高消费
中介为了攫取高额利润,经常出现在医院等候,明争暗抢,或与医疗机构一些护工、保洁等服务人员暗中勾连,抢夺尸源。
经了解,这些中介事先和医院护工约好,看到病危人员,就由护工前去询问家属处理后事事宜,然后向家属提供中介电话,在第一时间争抢客户,中介直接和丧属谈好价格后,再将遗体运至太平间,电话至殡仪馆接运遗体。
治丧指南和流程
殡仪中介抢到“客源”后,在丧属受悲伤情绪困扰、缺乏理性之时,向丧属推销所谓“一条龙”服务,赚取差价、牟取暴利,大肆赚取不义之财,这其中包含验尸费、穿脱衣费、卫生费、劳务费、装运尸体费等等,死者家属有时并不知情,即使不情愿,但在“享受服务”后也只能一一埋单。
2021年9月22日,惠州某网站平台发文《警惕葬礼神棍》,就反映了殡葬中介参与处理诱导丧属高消费问题,殡仪馆实际收费2170元,而中介收取家属费用1.26万元。殡仪服务中介的不良介入导致惠州市早已出台的惠民殡葬8项基本服务免费政策大多数丧属难以享受,反而支出了大额办丧费用。
事后家属表示,到最后才知不是殡仪馆工作人员在为他们提供服务,类似事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。中介直接与丧属接触后,经常冒充殡仪馆工作人员参与丧事处理,提前收取家属押金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,殡仪馆工作人员以为他们是家属,家属又以为他们是殡仪馆工作人员。
挂着殡仪馆的牌子、打着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幌子欺骗丧属
家属报丧时在百度平台搜索“惠州殡仪馆电话”,往往第一条就是中介冒充殡仪馆的诱导页面,当家属联系中介后就进入了其设定好的骗局。
2021年11月4日,丧属彭某办理其父亲丧事时,通过百度取得中介电话并取得联系,在中介的诱骗下,同意“一条龙”服务2万元,先缴纳了1万元上车押金,最后中介实际收费2.4万余元(后面中介又增加了4000多元的女方花圈、被子等费用),市殡仪馆实际收费7780元。
应对:
不断提高竞争力,加大对非法殡仪中介的打击力度
据惠州市殡仪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绿色殡葬工作深入推进,惠民殡葬力度不断加大,殡仪服务设施不断完善、殡葬服务质量不断提升,殡葬事业取得长足进步。